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免费的,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宅男噜噜69av,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深入可可西里、祁連山——索尼 α1 野外拍攝體驗

深入可可西里、祁連山——索尼 α1 野外拍攝體驗

可可西里,在雪中一群藏羚羊踏上遷徙之路。費茂華 攝

4 月下旬,為了完成世界地球日的報道,我與青海的兩位同事相約,到可可西里以及祁連山等地拍攝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及保護者。

雖然成為攝影記者已經(jīng)很多年,但對于野生動物攝影來說,我只能算作一個業(yè)余的 “票友”。多年前,我在非洲常駐時曾經(jīng)在世界著名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拍攝過角馬的遷徙以及非洲大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動物。

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片區(qū),三只跳躍的黃羊。費茂華 攝

那時我還只是一個電視記者,手里的攝影器材也只有一臺入門級的相機和最長不過 200 毫米的鏡頭。然而,即使是這樣 “可憐” 的裝備,在廣袤豐饒的稀樹大草原上,面對著鋪天蓋地的野生動物,我居然也有不小的收獲。

然而,在中國拍攝野生動物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野生動物的密度與非洲相比有著天壤之別,而且這些野生動物非常驚疑,不容易靠近——總而言之,在中國想要拍好野生動物,不僅是對攝影師的能力、經(jīng)驗、耐心與毅力的考驗,同時也是對相機和鏡頭性能的挑戰(zhàn),尤其是我這樣一個對野生動物攝影只略知皮毛的攝影師而言,器材的性能更是無比重要。

可可西里,在雪中奔跑的藏羚羊。費茂華 攝

真 “黑科技”——索尼 α1 的實時追蹤對焦

為了能夠完成這次報道,我特地從索尼公司借來了最新的 α1 機身、大三元鏡頭(SEL1635GM、SEL2470GM、SEL70200GM)以及 600 毫米的超長焦鏡頭,一路拍下來,驚奇不少。

近三年來我主要從事的是編輯工作,但過往 13 年體育攝影的經(jīng)歷使我養(yǎng)成了一個比較怪異的習慣:對一臺新相機的使用,尤其看中對焦能力和畫質表現(xiàn)。

首先來看索尼 α1 對焦能力。它其實包括好幾個方面:對焦速度快不快?對上以后實不實、銳不銳?是否能夠持續(xù)追蹤移動物體并一直準確對焦…… 我個人認為,對于新聞攝影記者來說,對焦能力是判斷一臺相機性能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它是幫助新聞攝影記者捕捉各種突發(fā)瞬間的利器。

那么索尼 α1 的對焦速度如何呢?先來看三張照片。

<img src="http://m.ccehy.cn/wp-content/uploads/2021/05/深入可可西里-04-640×406.jpeg" alt="" width="640" height="406" class="aligncenter size-large wp-image-145424"

這三張照片拍攝于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片區(qū)。當時,我們乘車行進在路上,一只老鷹突然從遠處騰起,撲棱著翅膀越飛越遠。匆忙之中,我搖下車窗舉起相機就是 “一梭子”。因為事發(fā)過于突然,我自己都不確定是否對上了焦。拍完之后,在取景器上回放照片并放大仔細分辨:沒問題!

對于一只突然出現(xiàn)在我視野中的飛鳥,它的拍攝難度是比較大的:首先,有過拍鳥經(jīng)驗的攝影師應該知道,要對實飛行中的鳥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移動迅速且無規(guī)律。如果距離比較遠,難度則更大。

以上我展示的照片實際上是經(jīng)過剪裁的,在原片中,這只鷹的大小大概只占畫面的 1/20 左右;從照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剛剛下過大雪,天地一片蒼茫,這只老鷹的顏色比較暗,在一個很亮的背景之下對一個比較暗的高速移動的老鷹進行對焦,難度不小,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索尼 α1 相機顯示了它不俗的對焦能力。

我記得大概是兩三年前,索尼的工程師曾經(jīng)向我展示過他們的雄心:除了人臉/眼部識別自動對焦外,他們當時還在研究動物眼部對焦的 “絕技”,并且號稱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次在可可西里,我終于見識了這種 “黑科技” 的真容。

極致細節(jié)呈現(xiàn)——索尼 α1 的 5010 萬高像素

上面這張照片拍攝于可可西里的索南達杰保護站,在保護站的 “托兒所”,一只去年被救助的小藏羚羊正在吃草。

我把這張照片剪裁一下,請大家看一下。焦點正好在眼睛上,連眼睛角膜里倒映著的雪景都清清楚楚——看來,不相信科技是不行了。而我們作為攝影師,其實不用關心這科技的原理,只需放心大膽地使用并以此作為我們創(chuàng)作工具就好了。

從這張照片也可以看出,其實對焦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畫質。我所說的畫質,其實不是一張照片是否細膩,而是這張照片整體的質量:對焦是否銳利?是否 “杠實”?其實這些都是構成畫質很重要的因素。

一張模糊不清楚的照片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會引起觀看者的不適,除非這種模糊是有創(chuàng)作意圖的,或是反映了當時的一種情境——清晰是決定一張照片畫質的重要因素,而清晰首先來自對焦。

畫質的另外一個構成因素應該是像素:像素越高,從原理上來說,即代表構成畫面的像素點越多,畫質也就越好。

這張照片拍攝于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保護分區(qū):黃昏時分,一頭巖羊高高躍起,跨越障礙。

當時我和兩位同事正在一個河谷中拍攝保護區(qū)里的管護人員,我的同事張宏祥突然指著對面的山頂對我說,那里有一群巖羊。我估計我和這群巖羊的距離應該超過了一公里,因為用肉眼我只能看到山頂有一些小的突起。

對于遠距離拍攝來說,難度并不在于相機對焦能力,而在于是否能夠形成有效畫面。如果不能把你的拍攝目標有效地展示出來,那么這種拍攝就毫無意義了,畫質也就無從談起。

在這種情況下,像素就成了一個關鍵的因素:像素的量越大,意味著照片越大,也就越經(jīng)得起剪裁。

上面展示的這張照片也許無法讓人看清楚我的拍攝意圖,但是,當我把上面這張照片剪裁后,就有了下面的這個畫面。

這張照片的長邊不到原片的一半,邊長只有 3521 像素,但對于印刷雜志、畫冊都綽綽有余,更別說目前經(jīng)常用于展示照片的載體:手機。

我試著再剪裁一下,這張照片就成了下面的這個樣子。

現(xiàn)在這張照片的長邊僅剩下 1811 像素,依然可以用于印刷,當然,在手機上展示更是毫無壓力——你看,這就是高畫質、高像素的秘密:經(jīng)得起剪裁。雖然拍攝主體距離你非常遙遠,但有了這樣高像素的相機,距離變得不是問題。

可可西里和祁連山——用索尼 α1 拍攝的照片

下面這些照片也是用這臺索尼 α1 拍攝的,希望大家喜歡。

可可西里,在雪中覓食的藏羚羊。費茂華 攝
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片區(qū),雪山下的藏野驢。費茂華 攝
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保護分區(qū),一頭巖羊站立在陡峭的巖壁上。費茂華 攝
可可西里,雪地中的藏羚羊。費茂華 攝
雪后的祁連縣。費茂華 攝
雪后的祁連縣。費茂華 攝
雪后的祁連縣。費茂華 攝
雪后的祁連縣。費茂華 攝
雪后的祁連縣。費茂華 攝

攝影并文/費茂華

分享到微信

首頁 » 資訊 » 深入可可西里、祁連山——索尼 α1 野外拍攝體驗